新课标下三节课之我见
——听茹小伟 陈玲 何静之课有感
语文组:茹小伟
做为一名做课教师,我对自己的课不再评价,功过是非留于他人。下面谈谈我对陈老师和何老师课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陈老师和何老师的课各有各的风采。陈老师的亲切和蔼,温文尔雅,不急不躁,让我感到老师也可以如此美丽。陈老师的课前展示,学生训练有素,从侧面反映出陈老师的细心周到,再看她们班教室的布置,真应了那句话:教育无小事,与细微处见真知。
何老师的豪迈、反向教学,幽默风趣给我印象很深,上课激昂的声音让人震撼,真不敢相信那样的声音是一位娇柔靓丽的四川女子发出来的,还有何老师备课细致、全面、考虑周详,体现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成熟。
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我就结合新课标谈谈自己粗浅的想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的感受,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与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这点上来讲,两位老师都有分析过多之嫌,没有给学生太多的阅读、感悟、体会的机会,也就是说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学生没有真正和文本接触,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悟,教师的理解代替了学生,扼杀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灵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激发和发挥,课堂气氛就显得有些沉闷。
阅读阅读,有阅有读,只有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才能带着自己的感情读出自己的感情色彩,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现代社会呼吁人们,走出家门多参与户外活动,我也要呼吁我们的老师:多放手课堂,让我们能的学生和课文多多接触,回归教学的本真!
写的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