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亳州园丁学校5.12--5.16日菜单 05-09
亳州园丁学校5.6--5.9日菜单 04-30
4.21-5.9周工作历 04-21
4.7-4.18周工作历 04-1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章阅读
悟“师道”精神 提自身素养
日期:2015-12-10 08:12:48  点击量:1780   信源:原创


近两周的例会上,袁芳校长以“师道精神”为探究中心,结合生活实例,从教育对象与教师素养入手,与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把“师道”精神种在心里,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的专题培训。此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把“师道”精神种在心里

——了解你的教育对象现在是个什么样?

袁芳校长首先由“师道尊严”说开来,“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那么他何以受到尊重?因为他传授道理、知识、技能,所以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接着,袁校长又以近期上映的一部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深刻剖析了电影中“王老师”这一角色的“教学风采”。1997年的“王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喜欢嘲讽学生,还自作主张地给学生冠以“大傻”、“二傻”的排名,这在当时的教育中或许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依旧惹来了学生的不满,以至于出现学生群殴老师的画面……

电影上或带有夸张的画面不得不引发作为教师们的思考:1997年的学生已经对这样的教师抱有成见,那么普及的现代化教育中,是不是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绝不能小觑的眼睛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呢?这个回答显然是肯定的!

随后,袁校长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班建武博士曾经在全国做过的“最崇拜的人”的抽样调查结果之上,结合学生喜欢的周杰伦的人物性格以及他的两首说唱歌曲,向全体教职工阐述了学生性格中或多或少的“表里不一”,而这些“表里不一”的成分恰恰引导着我们教师要冷静下来,分析孩子夸张、不合时宜的形式下想表达的实质是什么,细细体会内容、态度以及感受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核心价值为社会主流所认同,他的表达形式则是可以商量和让步的。所以,我们需要避免的是因为形式上的不认同而否定了孩子的全部。

第二部分:知晓教育对象现在的模样,努力提升我们自身的素养!

袁校长借助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为切入点,向大家阐释,教育亦如此,高级需求的教育就是基于梦想和理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没有边界的。由此倡导园丁教师新风尚——

一、让不耻下问将成为教师的普遍美德

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袁校长从中国和开封建国先后的巨大变化以及多年来教师角色的转变入手,得出了结论——谁都不能拿原来的成就等同于当下的认识!

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教育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实施的是“前喻文化”,即晚辈向长辈学习。在“前喻文化”下,老师是真理的化身。但现今社会,年轻人普遍对新观念、新科技具有良好的接受能力,且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于是,“后喻文化”应运而生,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或许这才是我们老师今后努力的方向,试着向孩子们请教!让不耻下问将成为教师的普遍美德!

二、做学生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藏

老师们凭着自己若干年前所拥有的一桶水,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诲人不倦的格局已经打破!知识的更新已经使得许多执教的老师都备感压力,那么,身为教师怎样才能在学生需要“喝水”的时候,轻松且有效地为学生提供长流水呢?袁校长从两个方面作了以下论述:

(一)以德服人

一个好的教师,首先以身正为师,一种良好的道德范本,将会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二)彻底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几千年的古训将寿终正寝。

……

会议室里安静极了,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认真的思考:现在,孩子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都是很多祖父辈没有经历过的,年长的一代和年轻的一代同样面临着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中,“教育”该如何发挥巨大的引导作用呢?我们当务之急所要做的,就是转变固有的老旧观念,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迎接这个崭新的世界,且在崭新的世界中绽放异彩!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却带给大家无限的思考!